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的注意事项:
一、电源线应实现多级防护,多级防护是以各防雷区为层次,对雷电能量的逐级减弱,使各级限制电压相互配合,终使过电压值限制在设备绝缘强度之内。 二、几乎所有情况下的线缆防护,至少应分成两级以上,同一级过电压保护器还可能包含多级保护。为了达到有效的保护可在各防雷区界面处设置相应的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可针对单个电子设备,或一个装有多个电子设备的空间,所有穿过通常具有空间屏蔽的防雷区的导线,在穿过防雷区界面同时接有过电压保护器。另外,过电压保护器的保护范围是有限的,一般保护器与设备线路距离超过10m以后将使防护效果劣化,这是因为保护器和需要保护的设备之间的电缆上有反射造成的振荡电压,其幅值与线路长度、负载阻抗成正比。 三、在使用电源过电压保护器的多级防护中,如果不注意能量分配,则可能引入更多的雷电能量进入保护区域。这要求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应根据前述评估模式选择。一般过电压保护器都有通过雷电流越大,残压越高的特点,通过能量分配后未级浪涌保护器流过的雷电流极小,有利于电压限制。注意,不考虑电压配合而仅仅选择低响应电压的浪涌保护器作末级保护是危险的。 实现能量分配与电压配合的要点在于利用两级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之间线缆本身的感抗。线缆本身的感抗有一定的阻碍埋电流及分压作用,使雷电流更多地被分配到前级泄放。一般要求两级避雷器保护器之间线缆长度在15m左右,适用于保护地线与其它线缆紧贴敷设或处于同一条电缆之内的情况。线缆上分支线路的长度对线缆要求长度有影响,当保护地线与被保护线缆有一定距离(>1m),这时要求线缆长度大于5m即可。在一些不适合采用线缆本身作退耦措施的如两级防雷区界面靠近或线缆长度较短时,可利用专门的退耦器件,这时无距离要求。
|